今年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,充分依托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,加大力度构建柳州电子商务生态体系,通过“促集聚、搭平台、造氛围、抓产业”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一、柳州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成效
(一)促集聚:三大电商产业园成效初显,经过一年时间打造,我市富仕云商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、嘉航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、跨境(城中区)电子商务产业园集聚作用初显,目前富仕云商电商园内拥有电商企业及快递等电商配套服务企业135家;嘉航电商园入驻独企业63家;新投入运营的跨境电商园现已入驻跨境电商企业20家。
(二)搭平台:重点推进“三馆一带”平台建设:截止6月成功报名入驻柳州产业带的商家共有545家;淘宝特色中国柳州馆入驻品种20个,合作商家70家;京东中华特产柳州馆内上线商家45家,合作商家90家;苏宁易购中华特产馆上线运营。
(三)造氛围:在全市范围内多形式营造浓郁电商氛围:今年,我市举办了2016广西“壮族三月三”电商节“柳州螺蛳粉”网上大促、广西“七一”红色购物季柳州特产网上大促等一系列大型网上促销活动,以及举办了2016广西柳州“县域+农村”电子商务生态峰会(6月8日)、2016广西(柳州)产业互联网生态峰会(7月29日)、2016年广西电子商务创业大赛柳州分赛区选拔赛(8月至9月)等规模较大、影响力较大的电商活动,区内外众多媒体争相报道,我市企业家和电商创业者反响热烈,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宣传和社会效益。
(四)抓产业:依托我市雄厚的产业基础,打造“网红”经济,以打造“柳州螺蛳粉”为例,柳州螺蛳粉从无到有,再到成为“网红”,只用了短短2年时间,仅广西“三月三”活动期间,柳州螺蛳粉日成交量达10万袋/天,最终为期一个月的活动销售总额超4000万元,取得这样的成就与我市雄厚的工业、制造业及商贸、物流产业基础是分不开的。
(五)新亮点:(1)构建县域(农村)电商生态圈,今年我市新增“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”2个,总数达到3个(柳城、鹿寨、融安),占比率达到50%,高于南宁和桂林;目前包括农村淘宝、京东帮、村邮乐购、苏宁易购、乐村淘等国内知名农村电商平台已落户我市各县开展业务,而“农村淘宝”作为我市构建农村电商生态圈的重要抓手和重点项目,目前完成4个县(鹿寨、柳城、融安、融水)与村淘事业部的签约,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3个,村级服务站40个;(2)跨境电商快速发展:通过引入阿里巴巴国际站等优质平台,依托我市跨境电商产业园,今年我市新增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开展业务的跨境电商企业39家,取得了良好开局。
二、存在的困难
一是规模不大,产业集聚度还不够高:总体来看,B2B模式广西糖网一家独大,柳州市电子商务总体规模不大,集聚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;二是重视不够,电商意识不强:我市电子商务发展上尚处于“追赶”阶段,各级政府和大多数传统企业电商化意识不强,秉承落后的传统销售模式,对电子商务发展认识模糊,战略投入不足;三是人才缺乏,制约电商发展:随着我市电商生态圈不断完善,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快速增加,企业存在“招不到”和“留不住”的困境,本土电商人才培养难度相对较大,成才速度与效率也较慢,导致整个电商人才市场普遍存在需求短缺现象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(一)产业上平台,园区上规模:继续推进“三馆一带”平台项目建设,加大对园区的规范和管理力度,使入园电商企业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形成一定规模,园区电商交易总额力争突破10亿元。
(二)大型网销活动造势: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,在淘宝聚划算平台开展以“壮乡粉宴,万家欢螺”为主题的大型线上大促活动,配合网上网络广告引流及活动宣传,进一步提高柳州螺蛳粉知名度。
(三)加大电商人才培养力度:推动阿里巴巴商学院、淘宝大学等电商培训机构与广西科技大学、柳州商校、柳州职校等教学资源合作,改革现有电子商务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,建设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。